阅读:1238回复:0
曹林:让舆论与大众参与是GDP打假的关键曹林:让舆论与大众参与是GDP打假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3日11:16 黄河新闻网 造假泛滥成灾,GDP造假尤甚,所以每当中国公布骄人的GDP数字时,不仅公众和外媒会质疑数据的真实,甚至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曾坦言对有些数据“很脸红”。国家统计局和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准备开展一场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次大检查要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一批顶风作假的责任人,坚决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6月3日《扬子晚报》) GDP造假确实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了。面对中国许多以高增长为特色的“世界第一”,常有国人自嘲说,并非我们真有那么多“世界第一”,主要是我们有“世界第一”的统计部门。这种自嘲虽显偏激,但也让人警醒。GDP造假祸国殃民,以注水的数据作判断依据,既造成对发展的误判,营造出增长的幻觉,影响到高层的决策,刺激出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埋下灾难性隐患。 又是“严肃查处”,又是“处理一批”,还有“坚决遏制”,“领导小组”的措辞听起来很有威慑力——但经历过无数治理运动的地方官员们已经听惯了这套严厉的措辞了。狠话,丝毫不能触动他们,惟有“真检查”才能让他们产生震撼,以“真检查”打“假统计”,才能真正遏制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现象。 所以强调“真检查”,因为我们见识过无数“假检查”,只是走个过场、做个样子、摆个姿态,雷声大雨点小,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配合演场双簧,糊弄一下怨声载道的民众,营造出一种“我们似乎在治理”的假象。假统计的核心在“假”,他们见不得阳光和真实,最恐惧的就是“真”。如果检查也是假的,“假检查”与“假统计”不过一丘之貉,那是“假统计”最希望看到的,大水冲到了龙王庙,大家一起配合演一场“我打你叫”的假打秀。“打检查”对“假统计”,以假打假,可想而知结果会是什么。 统计执法大检查,不在于话有多狠,最关键的就是要“真检查”。 如何做到“真检查”呢?首先不能给那些统计造假者以“运动式打假”的预期。如果“执法大检查”只是一场短期内的运动,而缺乏制度化、常态化的法律约束和日常监管,那造假者就会受到暗示:这种检查只是暂时的只要躲过这段运动时间就万事大吉了。从治理“官股入矿”到遏制乱收费,地方官员已经历无数次这种运动,熟悉运动的规律,已经掌握了一套应付运动式治理的技艺:绝不顶风作案,你打我躲,你走我来。运动式打假,其实就是假打。 让人担忧的是,此次打假已经露出了“运动”的迹象。“大检查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次大检查分四个阶段进行。5月中下旬是宣传动员阶段,6月开展自查,7、8月组织抽查,9月进行整改处理和总结——这是典型的运动式思维。我不明白,治理就是治理,为什么要“宣传动员”,这不等于给造假者通风报信,让造假者把假做扎实一些、谎编圆一些?开展自查,让造假者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什么来?然后再组织抽查,这样的检查过程很容易变成走过场,不过放风让正面先做好“迎接检查组”的准备。为什么不能悄然和突然对一些地方进行检查,在攻其不备中不是能查出更多真实的情况吗?这样的检查方式,不过是在向地方传递“假打”的暗示。 然后,如果是“真检查”的话,应该将舆论和公众也纳入到检查者和监管者的范畴,一切在阳光下进行,动员群体参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那才击中了“假统计”的要害和软肋。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检查团,也很好摆平,好吃好喝的招待,再送点儿礼,检查很容易就过关——检查和监管的身份很容易异化为一种寻租的权力。可如果动员舆论和公众参与,众目睽睽之下,造假和腐败就较难发生了。纳税人对造假深恶痛绝,他们也会敏锐地盯着统计数据。 敢不敢让舆论和公众参与监管检查,这也是考验检查是真还是假的关键。GDP打假,需要高层一种直面真实真打的勇气。这样的真打,可能挤掉一些水分,数据没现在这么好看了,可换来的却是真实,没什么比真实对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更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