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79回复:1
江苏沭阳全民招商政府涉入副业 纪委引进汽车店
2010年8月17日央视《新闻1+1》播出《热招商,冷效益》,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如果招商不力,不管你干的是哪一行,不管你的本职工作是不是招商,你的官职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代理”二字,如果再给你一年半载的“通融时间”,你的招商工作还是没有起色的话,那对不起,等待你的就有可能是降职,甚至是免职了。这究竟是怎么一个招商法呢?我们先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10年视频材料 主持人: 长久以来,沭阳全面开展“百日春潮活动”,组织人员奔赴招商一线,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拼抢工业项目。目前一批批大项目纷纷落户扎根沭阳,沭阳县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解说: 这是一张成绩单,成绩单的主人是江苏沭阳,而成绩则是截至今年6月底,沭阳县共签约各类项目161个,协议投资总额277.35亿元,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3个。 (电话采访) 吴永(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 层层传递压力,实际上县里面,包括县领导实际上都有一定的招商引资的任务,各个乡镇在它的系统内就可以分到、村居,村委会和居委会。教育局分下去,也分到各个村管的小学。全部是层层压力传递下来之后,每个人身上全员参与,这个全员实际上就是指财政供养人口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基本上都参与。 解说: 全员参与如果无法完成任务又该怎么办?统计局代理局长、安监局代理局长、经信局代理局长、龙庙镇代理书记。早在2009年,沭阳县就出台了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办法实施以来,已经有数十人被实施代理负责,这被媒体认为是沭阳县的一项“独特发明”。 吴永: 他实际上还是这边的一把手,只不过是代理书记,他的官职变变成了代理书记,但是他还是实际负责的负责人。他主要是因为招商引资不力,如果招商引资完成仍然不好,代理一段时间就会降成副书记,或者就是降职,直接免职。 解说: “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人,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单位”。有媒体这样形容招商引资的沭阳。在沭阳县招商引资工作总指挥部发出的《关于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中,共有62个县直单位列入考核,县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有关的、无关的,全都因为要招商而名列其中。 吴永: 检察院的检察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是说虽然我们没有具体的招商引资的任务,但是县里面还是鼓励我们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和资源去招商引资。 主持人: 岩松,你觉得招商引资和本职工作能不能兼顾? 白岩松(评论员): 首先我觉得要理解招商引资的这种冲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陆续有一些地区跟邻居比,或者说跟发达地区比,已经变成了一种经济洼地,也就是说它变成了欠发达,或者是不发达地区,这样它的发展压力就会变得巨大,慢慢的一段时间你观察的话,就会有在很多人那儿形成了一种共识,叫必须“超常规发展”。因为如果常规发展的话,有可能差距缩不小,甚至越来越大。但是“超常规发展”一没有掌握主火候就有可能转变成“超常识发展”和“超规定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我先给大家念几个沭阳2010年上半年的全县引进职能招商项目汇总表,其中有这样几个:药监局引进的项目是一个医药有限公司;公安局是一个保安咨询有限公司,引进的项目;城管局引进了一个酒店;广电台引进了一个澳门豆捞,也就是吃的餐饮企业;纪委引进了一个汽车的4S店。 你能够想象,这都不是它们的主业,其实副业也不是,因为从职能部门来说,它的任务应该是上情下达,行政管理,然后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但是由于它有硬性的规定,涉及到他接下来有可能变成代理,甚至被免职,压力就变成第一压力了。 我在沭阳县招商引资工作总指挥部的文件,今年的5月26日上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不仅有职务的压力,这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没完成任务,要没收个人交纳的保证金,这指的是领导。要按比例没收单位全体人员2010年度保证金。也就是说它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包括全体人员都是要交保证金的,这还有直接经济利益,一方面可能有官位要被免,或者变成代理;另一方面有经济的压力,就有可能原本连副业都不该实是的招商变成了它的第一要务。这时候你就会担心,它的本职工作会做成什么样? 主持人: 那后果会是什么样的? 白岩松: 我觉得后果,首先我们可以去看到的是,它的本职工作会不会更好地去行使。另外,很多的人也许会产生一种联想,比如说药监局如果引进的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话,这里会怎样管理。 主持人: 瓜田李下。 白岩松: 对,城管局引进的是一家酒店,它又会怎么样去行使管理?广电台引进的是一家餐饮业,会不会总到那儿吃饭等等。我觉得它可能会产生很多个破坏规矩,破坏公平,破坏土地环境,我们之后可能会谈。但总的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该这样做,因为各职能部门的本职工作谁都清楚,是药监局该干什么,城管该干什么,纪委该干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该。 主持人: 很有意思的是,沭阳下了这么大的决心,花了这么大的热情去招商引资,我们关注的是效果是什么样呢?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严厉的奖惩措施覆盖全县的招商指标,沭阳几年前招进来的项目,如今再看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字幕提示: 2006年3月17日,江苏沭阳县总投资53.16亿元的36个项目集中开工,开工仪式在“江苏富源硅业有限公司”场地举行。 2010年8月8日,四年之后,总投资3亿元的富源归业项目,现场一片荒凉。 2006年11月25日,宿迁长江热电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4亿元。 2010年8月8日,工厂没有生产,厂里空无一人。 解说: 建了一半的工地早已停工,厂房里也空空如也,厂房外杂草丛生。几百亩的农田里残立着或长或短的断墙,当初几个亿的投资如今打了水漂。事实上,在沭阳经济开发区,类似富源、硅业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有媒体粗略统计,整个开发区至少有10处闲置的地方,而闲置的土地累计至少在千亩以上。 吴永: 因为我们看到的至少在一千亩以上,但是他们开发区的主任认为没有这么严重,他也承认存在良田闲置的情况,他们只有积极再进行第二次招商,再招一些,老板过来盘活它。 字幕提示: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 解说: 一边是严厉细致的惩罚措施,一边又是招了商,引了资但又无法动工而闲置的土地,这样的现状让人有些不明白,招商引资究竟引来的是什么? 主持人: 你怎么看它这种强烈的对比?开始的时候那种轰轰烈烈的热情,还有开工仪式和现在的这种荒凉? 白岩松: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我不相信所有的招商引资过来了之后,都是这样的一种局面,应该还是有相当多的一些招商引资的项目,它拥有一定不错的效益,也是这个地区发展需要的。但是有很多问题是这样的,有时候可能50个好的当中,如果旁边有5个不好的,这5个不好的容易给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包括破坏人的某种信任。 另外,换一个角度去说,国务院其实接二连三出台了这方面的规定。比如说2008年的时候就明确地规定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指导意见,这里就有这样的一些话:要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为什么呢?要实行相对统一的土地税收政策,要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2004年也有过。国务院为什么要三令五申地要出台这样的指导意见,就是看到了在招商引资的这种恶性的竞争过程当中,有可能就不断地突破很多的红线。不光说有土地的红线要被突破了,还有环境的红线有可能被突破。另外,越发产生不公平,你优惠,我拿出比你更优惠的东西,无外乎能优惠的东西就是土地、环境加上税收。其实最后国家是吃大亏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为那些闲置的土地而感到惊讶,其实更为整个一个公平的经济环境被破坏感到一种叹息。 比如说,我们看这样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2006年3月17日,当时沭阳引进的一个项目,轰轰烈烈地剪裁的项目。但是又隔了几年,记者在同样是这个开工的地区拍到的只是这样一个画面,这时候你就说,当时引资的时候大家觉得项目来了,但是它有后续发展的能力吗?另外还有要思考一点是,当招商引资的压力如此巨大的时候,会不会有很多招商引资的人就是要完成眼前的巨大压力的招商引资的任务,而并没有想到它可持续发展吗?它对当地的环境有破坏吗?它会不会给当地真的带来好处? 主持人: 那我们怎么看,就是你看当地开发区主任说了这么一番话,就是既然它闲置了,那么我们继续招商,然后把这个闲置把它补上,有没有可能这种发展中的问题发展去解决? 白岩松: 其实用这样的一种招商的方式你也知道,现在招商引资的不只是一个地方,有很多的地方,那你只能,如果你的条件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好的话,那你只能拿出比别人更优惠的东西,这时候就存在着这种严重的突破的行为,土地究竟闲置多长时间才不算浪费呢?如果要说大量的土地又是违规的,是突破了这种国家土地的红线而拿出来的土地,又不起到任何的效益,那么我们又该去追究什么样的责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本职工作都该是什么呢? |
|
|
1楼#
发布于:2010-08-18 08:08
主持人:
沭阳进行这样力度的招商,这不是第一次,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多方面的,接下来我们不妨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最近两天,当江苏沭阳招商的“独特发明”被媒体曝光后,细心的人们还感受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事实上,早在1998年,沭阳县钱集乡就曾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额外地给全乡240多名中小学教师分配了5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字幕提示: 1998年《焦点访谈》 胡道友(中共江苏沭阳县钱集乡党委书记): 所谓招商引资的这个词的概念,必须是从县用引进来的项目和资金,本县不算数。 王志(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教师): 作为我们老师,整天要进行教学,是吧?学生这一头已经是够烦的了,还有这么大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再去招商引资。作为我们呢,也没有什么社交能力,也没有什么外面的关系,这五万元钱的资从哪里招来呢?所以也就没办法,没法完成。 记者: 到现在为止有多少人完成任务了? 单继业(江苏沭阳县钱集中学校长): 没有人完成。 解说: 教师们自然完不成所谓五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那么完不成他们面临的又会是什么呢? 马惠民(江苏沭阳县钱集中学教师): 一开始乡里面好像文件上定的是扣除全年工资的10%。 记者: 结果呢? 马惠民: 结果没完成,后来乡里就讲每个人交2000块钱保证金。 漆惯九(江苏沭阳县钱集中学副校长): 因为我是双职工,双职工呢,我还有点存款,从银行里把存款提出来交给它(乡政府)了。 记者: 它扣了你们什么时候的工资? 王志: 扣了我们5月和6月份的工资。 解说: 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招商引资,在一心二用的情况下,完不成任务就得扣工资,这就是当时沭阳县钱集乡老师们面对的现实压力。而到了2003年《现代快报》报道:沭阳县除教师以外的财政供养人员,人人都有招商引资指标,完不成任务就面临着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离岗招商直至引咎辞职等处理,多位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因此遭离岗处理。 现如今,连公检法司这些单位都参与到了全民招商之中。从1998年到2003年,再到2010年,12年的时间,沭阳县的全民招商队伍,可以说在不断壮大,花样也在不断翻新。然而在这些新闻事实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全国不少地方存在的各种招商现象。 记者: 现在已经停职了,是吗? 许振海(安徽固镇县环保局副局长): 停职了,对。 解说: 两个月前安徽固镇县环保局6名干部,由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三次到同一家企业检查,结果被县政府认定影响了招商引资,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受到停职处理。虽然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处理决定撤销,但是从固镇县纪委副书记的话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招商环境,是当地一贯坚定的态度。 高堂(安徽固镇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 作为我个人考虑,都要树立为这个企业服务的理念,就怎么样我们来扶植人家,院墙以内的是他的,院墙以外的是我们的。 解说: 去年底,《半月谈》记者在全国多个省份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对于招商引资的心情五味杂陈,那就是既喜又忧,而且害怕。喜的是招来了资金,拉动了发展;担心的是指标年年价码,压力越来越大;怕的是公鸡开屏装凤凰,本为招商却“受伤”。只是面对各种或公开、或隐蔽、或高调、或低调的全民招商方式,现实也在逼迫我们反思,这是不是一种病,如果是,又该怎么治? 主持人: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就是12年前沭阳就这么做,到现在它还是这么做。长时间保持这么一种行为的话,我们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看,里面有没有合理的地方,或者不得以而为之的地方? 白岩松: 因为你从沭阳所在的宿迁的角度来看,它处在江苏的北部,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那是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绝对排在前几位的。但是江苏的苏北地区其实经济发展的程度并不快。因此相比较之下,在同样一个省里头,大家一提苏南,那是模式,那是快速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样在一个省,大家有的时候开会,抬头不见低头见,在报道的时候也同样是这个。它就慢慢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发展压力,在这种发展压力之下,其实你可以拿沭阳来做一个案例,你看全国各个省恐怕都有这种类似经济洼地地区,每隔一段时间,这样的发展冲动和这种要快速前行要“超常规发展”的东西一直都在。这个焦虑和压力一直都在,它不会因为已经过去了12年而发生变化。 但是有一点是我特别想提醒的,这12年国家的大政方针可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已经给这些地区相当大的松了绑,为什么这么说呢?12年前的时候我们还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快。后来变成了又快又好,现在已经早就变成了又好又快。这一个又好又快其实对GDP的政绩,对这种要“超常规”,要快速发展等等,已经形成了一种松绑的态势,我们提出了一种更均衡发展的这样一个目标,可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你还是理解有很多地方官他有这样的冲动。 主持人: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说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能走到今天,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得益于就是县域竞争。刚才你在一开始说到一个,就是“超常规的发展”,是什么促使他们“超常规的发展”,可能就是一种竞争。但是目前比如说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沭阳这个地方,它想赶上,它又不应该用这种方式赶上,那它怎么办? 白岩松: 在“超常规发展”的背后,其实“超常规”字都长了,仨,其实就一个字,叫“抢”,因为要引的资可能就那么多,项目也就那么多,看谁能用最好的方法把它落到自己这儿。在落到自己这儿的这种情况下的时候,就像我一开始说的,你就要拿出更优惠的东西。但是它应该建立一条线,你不能是“超常识”和“超规定”。 比如说在土地这个问题上,我也看到了在沭阳有很多的招商引资的项目里都是与它对应的很多培训中心,或者说教育基地等等,这是要用土地来作为一种交换的条件的,你必须提供相对优惠的土地,才能在这样大的市里头,或者说更大的区域里头,把人家有可能要建的培训中心,或者一个教学点等等拉到你这儿来。那么我就想问,你是否拿出了其实比其它的县要更加优惠的东西,而比其它县更优惠的这个东西有没有触碰我们国家大政方针的一些红线。 另外,还有一个,现在挺值得让人担心的是一个,环境的底线不断地被突破,因为现在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潜台词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叫“我们的环保容量很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你那儿不行的项目,现在到我这儿来是行的。这个你要放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看,跟12年前又不一样了,我们的土地现在又越发地珍贵了,我们的环境已经越发地让人产生那种焦虑,必须去保护好它了,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就知道,“超常规”可以,不能“超常识”和“超规定”。 主持人: 我们看这个沭阳12年的时间,当我们看1998年的《焦点访谈》的时候,觉得跟今天的很多做法都是一样的。12年的时间我们就能看出来,要改变这个思想有多难。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今天好像我们说的是沭阳也不止,因为在全国的很多的地方都有类似沭阳的这样一种方式,只不过也许不这么直接,也许不是说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类似红头文件,而且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参加,但是这种方式在各地都能见到。我觉得这个时候作为媒体,作为社会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大的国家的方针是在向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具体的有很多地区的举措,是不是在沿着另一个方向去走,怎么样把它拧成一股绳,变到一个方向上。就像你刚才说的,12年前,现在也有这种情况,你给了县里的职能部门压了码了,你必须5000万,最低,你甚至要1个亿,或者2个亿,它就要分解,它接下来就要向乡镇分解,乡镇又要向下,最后就变成了全民。那不是过去我们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口号吗,“要打响招商引资的全民战争”。你想想每一个人都要进去,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呢? 比如说,我们假如说是在沭阳,或者在其它地区,你我也最后被压码压了,我们也要负责一定的招商引资,我不知道你怎么样,我自认为我没有这个能力,那我就有可能丢掉这份工作,或者要被扣钱。 主持人: 用什么样一种心态面对县域之间的这种竞争,大家都在这么干,我不这么干我会不会吃亏? 白岩松: 国务院三番五次,我觉得省里头,包括市里头,在有媒体这样的社会的这种监督和提醒的时候,也会进行一定的校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