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67回复:4
行测每日一练【12月1日】
1.过多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而且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和产生的污染都要比塑料袋高得多。另外,由于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 A.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 B.要解决白色污染,必须另辟蹊径 C.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纸袋与塑料袋各有优劣,难以抉择 2.人们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市场竞争体制,与其说是个文化差异问题,毋宁说是个历史案例问题,即竞争是否公正的问题。文化传统差异极大的拉美、俄国、伊朗都有强大的公众反竞争运动,而文化类型相同的美英则此无彼有。可见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作文章,是多么缺乏说服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市场竞争体制可以被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接受 B.公正问题是市场竞争体制的核心问题 C.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解释力 D.市场竞争体制根植于文化传统 3.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但这种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B.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C.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 D.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 4.我们已经习惯于对于文化遗产进行“糟粕”和“精华”的两分法切割的思维,其实,一旦切割就是对遗产动了现代手脚。过去很多人曾经无知地去切割自认为“糟粕”的部分,把衰老的肌体切割得经断脉碎;现在又有很多人强行把衰老的肌体丰胸植皮、镀金抹彩,打扮成代表历史灵魂的“精华”形象,同样都是摧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现代很多人喜欢把一些毫无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视为珍宝 B.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好坏之分,将不利于今人进行价值定位 C.人为地给文化遗产赋予其他意义,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D.历史文化遗产已承受不起现代人的摧残,正走向衰老没落 5.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B.不同的语言、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语义语音的变化是非常显着的 D.孔子、颜回和子路讲的方言和朱熹讲的方言是完全不同的 |
|
|
1楼#
发布于:2012-12-11 22:24
参考答案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
|
|
2楼#
发布于:2013-01-08 21:25
|
|
|
3楼#
发布于:2013-01-21 09:42
|
|
4楼#
发布于:2015-08-14 16:3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