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传说
办事员
办事员
  • 注册日期2014-03-12
  • 最后登录2014-03-22
  • 发帖数7
  • 考试币7枚
  • 好评度0点
  • VIP金币0个
阅读:898回复:2

申论热点:农民子弟就业问题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3-21 11:28
【背景链接】
2014年2月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其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标准表述】
[原因]
农村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难题,不论是工作待遇,还是失业率,一定程度上是积弊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就业和教育领域的反映。因为跟就业挂钩的,除了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还跟毕业生在教育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素质有关。城乡二元化是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根本就在于阻滞了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社会稀缺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大大影响了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综合质量,以及其后的发展。城乡在师资力量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距,无疑使得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已落下了。
[表现]
城乡不同出身的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之良莠,求职人情背景之厚薄,工作待遇之高低,是城乡二元壁垒的直观反映。面对数量庞大的求职大军,某种程度上供过于求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显然较为严峻,“最难就业年”“难上加难就业年”显然并非只是媒体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农村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先天不足,再加上求职过程中“没有背景”的后天缺失,使得他们更能感受到就业压力之严刻。此外,教育的畸形产业化消解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从大学生毕业没工作的新闻一再见诸媒体可以看出,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非没有深刻根源。
[影响]
在基于家庭背景和学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中,农村学生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那些没有背景、就业弱势的农村毕业生,将毫无悬念地成为社会固化的垫底者。发展平台的桎梏,上升渠道的狭仄,城乡二元化痼疾未见明显缓解的情况下,阶层再生产造成的弱势群体的代际传递,更凝滞了社会发展活力,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就业等方面的不平衡叠加起来,必将使得马太效应在社会发展层面的效力无限扩大,一定程度上将消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启示]
“农村毕业生失业率高”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于毕业生就业而言,公平就是要确保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有同样的机会、对等的权利,避免人情与关系对公平的破坏,对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侵害。遗憾的是,尽管人社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都表示,要确保就业公平,反对就业歧视,但口号是一回事,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不久国土部的招聘,要求北京户口,这样简便的一个条件,就人为制造了不公。而在各种现实利益的博弈中,农村学生因为社会资源的缺失,自然就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
[措施]
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方面,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打破城乡二元桎梏的基础上构建公平统一的社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让全体民众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教育既要与内部环境相适应,也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所谓教育的内部环境,就是教育对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所谓外部环境,就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农村教育的发展来说,就是既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要与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


转自:益阳人事考试网
sejuin
VIP会员
VIP会员
  • 注册日期2014-03-06
  • 最后登录2014-03-24
  • 发帖数88
  • 考试币131枚
  • 好评度0点
  • VIP金币0个
1楼#
发布于:2014-03-21 13:22
sejuin
VIP会员
VIP会员
  • 注册日期2014-03-06
  • 最后登录2014-03-24
  • 发帖数88
  • 考试币131枚
  • 好评度0点
  • VIP金币0个
2楼#
发布于:2014-03-21 13:22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