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30回复:6
建地下管廊,百姓真的“看不见”吗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镇化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异常天气的增多,城市“看海”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内涝不仅给市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让本应光鲜亮丽的城市形象遭受重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民众幸福感也随之大打折扣。改变这一尴尬状况,需要打破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将规划与管理的重心由地上设施建设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转移。而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被国际社会验证的一条成功之路。 一座现代化都市究竟需要掩埋或架设多少条管线,曾经有“老市政”估算称近30种。这不仅意味着由各自为政的近30个管理部门可能引发推诿扯皮导致的效率低下,更让开膛破肚的“马路拉链”和东拉西扯的“空中蜘蛛网”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城市建设之弊。而据粗略测算,每挖1平方米城市道路,平均花费至少上万元。 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此举被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义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旨在破解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法国作家雨果曾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李克强总理更是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称之为城市的“里子”,并将其视为“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矫正城市管理者重“面子”轻“里子”的畸形政绩观。比如,去年曾有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的一位市长,声称“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这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认知。其实,无论是就当前的经济利益还是长远的社会效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都显而易见。比如,通过管廊的集约化管理,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提升城市美观度;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项综合、治本、惠民的系统化工程,必须纳入城市发展的远景考量,恪守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原则,切忌一哄而起;尤其要以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为前提,完善管廊建设与抗震防灾等标准,实施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以开放心态和改革决心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好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管理。 |
|
1楼#
发布于:2015-07-31 06:33
|
|
2楼#
发布于:2015-07-31 11:03
|
|
|
3楼#
发布于:2015-07-31 12:35
|
|
4楼#
发布于:2015-07-31 12:46
|
|
5楼#
发布于:2015-08-01 13:03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项综合、治本、惠民的系统化工程,
|
|
6楼#
发布于:2015-08-03 08: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