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842回复:17
陈德铭\徐守盛\于广洲等人的升迁之路当年,对年轻干部“求贤若渴”(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回忆) 口述.顾 浩 整理.王长峰 ●中组部副部长李锐听取了江苏青年干部工作的汇报,连声说好,说青年干部工作就要像江苏省委这样抓。 ●当时的省委书记韩培信亲自带领组织部的干部乘坐一辆面包车,连续很多天一个一个市跑,物色考察年轻干部。 ●时任国家财政部长王丙乾到江苏物色副部长人选,省委特意安排了一次座谈会,他一下子就看中了南通市长张佑才。 (在万物更新的年代,未来谁来担当重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实现新老干部队伍的顺利交接,成为当时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30年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1983年起,先后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顾浩,正好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 第一次去中组部开会 1983年冬天,我到省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后不久,第一次去中组部开会。会上,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锐提出要听取江苏青年干部工作的汇报。我介绍了江苏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几个重大动作和重要举措。李锐听得频频点头,说,青年干部工作就要像江苏省委这样抓。随后,应李锐的要求,同去的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处长王仲岐宣读了一份干部考察材料作为示范样本,那是时任团省委副书记季允石的考察材料。这份考察材料,不是一般概念化的叙述,全用事实说话。李锐听后连声说好,说干部材料就要像江苏省委组织部这样写。 当时党和国家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处在转折时期,需要组织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选拔“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成了当务之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当时的省委书记韩培信,多次督促,要求组织部抓紧考察干部,发现人才。他还亲自带领组织部的干部,乘坐一辆面包车,连续很多天一个市一个市地跑,物色考察年轻干部。 Rm=[Sj84 其实,我本人也是被重点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当时只有43岁的我,是组织部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之前,有两位老的副部长主动退休,让出岗位。我后来多次代表省委组织部找一些“年龄到岗”的老干部谈话,动员他们退休。让我感动的是,绝大多数老同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主动退下来,给年轻干部让出位置。 寻找一切时机考察干部,发现人才 作为分管副部长,到后来担任部长,我的工作是抓重点,在大量的后备干部名单中发现人才,找一切机会考察,确实不错的尽快提拔任用。 现任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就是我们当时重点关注的一名后备干部。那时他是如东县委副书记,从履历表上看,是从生产队长到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再到县农委主任,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干上来的。而且,在副书记任上,他还曾有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脱产学习的经历,应该是很勤奋好学的。我本人是南通人,就利用一次回老家的机会,找当地的干部群众对徐守盛进行侧面了解,发现他口碑非常好,就把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之后,省委对徐守盛进行了重点培养,从1990年到1996年中的6年中,徐守盛从县委书记、副市长、市长到市委书记。2001年,徐守盛被中央调任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如今,已担任甘肃省省长。(注:2010年5月徐守盛同志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于广洲这个名字被注意到时,还是吴江县长。一次我去苏州考察,向当时的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冯瑞渡提出“见见于广洲”。于是,冯瑞渡安排我到一个企业参观,让于广洲介绍情况。参观时,我有意提了几个问题让他回答,发现这个年轻人思路非常清晰,辨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很强,而且性格很沉稳。后来,于广洲被一步步提拔重用,历任省计经委副主任、无锡市市长、徐州市市长、副省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任商务部常务副部长。(注:于广洲同志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当时,中央国家机关经常到江苏物色干部。1989年,时任国家财政部长王丙乾到江苏调研,提出希望推荐一名副部长和几名司局级干部人选。司局级干部人选很快确定了,但副部长比较难选。我立即向当时的省委书记韩培信汇报,我们一致的想法是,“财政部要人,一定要给。”我在脑子里排了排,“张佑才”的名字出现在脑海里。当时他还是南通市市长。这个人政治素质很好,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子好,就像计算机一样,对数字特别敏感,汇报工作时不看稿子,数字随口道来,甚至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我把张佑才的情况一汇报,王丙乾非常感兴趣,当即表示要见见面。于是,省里专门在扬州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有张佑才在内的五六个人参加,主要谈谈对财政工作的看法。座谈会后,王丙乾非常高兴, 可以说,当年选拔的一大批青年干部,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江苏的发展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当年干部工作打的良好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 既大胆提拔,也关心培养 那时,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年轻干部的选拔任务非常急迫,但又不能搞跨度很大的“破格提拔”,只能“小步快跑”,缩短提升时间,在使用中加快培养。有些干部提拔跨度大,缺少实践历练,尤其是一些原先在技术岗位工作的知识分子,一下子走上领导岗位,很难适应,开会讲话都很紧张、怯场,有的人找到组织部,要求调回原单位。对于这些同志,我们都是调整培养方式,实在不适应的,再进行调整。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孙子,是从南京走出的“国家领导人”。那是在1992年,我已经担任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当时,南京市领导班子里一直缺一位民主党派副市长。我找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晔商量。她说:“有个同志可以考虑,他叫黄孟复。”黄孟复当时是南京钢铁厂的副厂长,是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我安排在的一家宾馆里,请黄孟复过来谈谈,印象很好。有人对于黄孟复能否胜任副市长有些担心,我对他们说,“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是锻炼出来的”。后来,省委将其任命为南京市副市长,分管工业。从一个负责技术的企业副厂长,到分管工业、交通的副市长,资金、产品、流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黄孟复有些不适应,不久就累得病倒了。我们就指派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秘书长配合他工作,帮助他慢慢成熟起来。之后,黄孟复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省人大副主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除了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培养年轻干部,还鼓励、支持他们学习进修。陈德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85年,年仅36岁的陈德铭已经是省商业厅副厅长,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1988年,他考入南大商学院攻读数量经济硕士学位。那时候,干部读书的风气还不是很浓,大学也没有给领导干部单独开口子的习惯,陈德铭考取完全靠自己。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但专业课和英语比较难,读到一半的时候,就读不下去了。于是他向省委请示,希望能够脱产学习。经省委同意后,我们保留他省商业厅副厅长职务,但不分管工作,让他脱产读完了课程。后来,已经是省政府副秘书长的陈德铭再次入南京大学深造,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陈德铭在苏州市委书记的任上,调任陕西省副省长、省长,现任商务部部长。 回想起来,当年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工作,是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干部工作以干部年轻化为契机,为党的干部队伍新老更替问题,找到了一种更符合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方式。 |
|
|
1楼#
发布于:2010-07-21 07:00
徐守盛!
|
|
2楼#
发布于:2010-09-07 21:08
看看
|
|
3楼#
发布于:2011-03-22 10:53
文章
文章 |
|
4楼#
发布于:2017-03-22 15:2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6楼#
发布于:2017-07-31 16:3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7楼#
发布于:2017-07-31 16:5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8楼#
发布于:2017-08-31 17: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9楼#
发布于:2017-09-06 13:3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上一页
下一页